推荐几本新闻专业考研有价值的辅导书吧?
河海大学 考试科目前面的号码是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050302传播学: 01理论传播学 02应用传播学 03文化传播学(水文化研究) 以上是传播学的3个方向。 考研需要考的科目是4门: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621新闻传播史论与文史知识 ④828新闻传播实务 621新闻传播史论与文史知识:《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应该复习那些书籍?
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1新闻传播史论④814新闻传播业务。参考书:611 新闻传播史论1.《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 《中国新闻史新修》,吴廷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 《传播学教程》
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看的书籍有哪些
可以看看以下书目:《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
传播学专业考研需要精读哪些书籍?
新闻学院考研分三个专业,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和传媒经济。新闻学考研要考英语 政治还有专业课.从09年开始,人大新闻学院的所有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三个专业考试内容一样,所以除了看新闻的书,还有传播,传经的相关书籍,真题也要涉猎。书名 主编 出版社 年版 备注 0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
2017人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参考书推荐
考研参考书目选择尤为重要,考研能够一鼓作气顺利拿下还得看你的工具书选的顺手不顺手,锋利不锋利了。下面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书目,希望能各位考生
新闻传播学专业,书籍推荐
1.《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当代bai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du3.《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zhi4.《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武大出版社5.《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6.《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武大出版社;7.《现代新闻写作》强月新、单波,安徽人民dao出版社;8.《新闻评析》夏琼,高教出版社内9.《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捷、辛欣,北京广容播学院出版社;10.《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滕谦,复旦大学出版社;11.《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王洪、魏惠琴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求新闻传播学学习考研的经典书!
你可以在网上看看你想考的大学的考研参考书目…… 那些参考书目一方面应该就是你考研必读的,另一方面也是新闻传播方面比较基础入门类的书了。比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等,考研应该都会考到。 这些书就比较普遍,市面上哪个作者的什么出版社的什么版本的都有,你来这里问没有用,得看你想考的学校规定是哪个版本。你都想考哪些学校,就去查他们的书目就对了。 另外也有些应试的经典书,比如说《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
中传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有哪些?
《传播学总论》第 一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 段鹏 张磊著《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段鹏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传播学史》罗杰斯著《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 胡正荣主编《文史要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另外的一些非常好的辅助书籍,应该也是考研比买的呦!《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辅导与习题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夏晓鸣著 与《传播学教程》配套的辅导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用书
新闻史部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闻理论部分: 《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批评》雷跃捷 新闻业务部分: 《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 梁一高 中国广电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注:新闻业务部分,实际上就是采写编评四部分,四本书工作量比较大,如果时间有限,可以考虑看《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中大新传考研参考书到底哪些值得一看
新闻传播基础参考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传播学引论》 李彬《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书有点老了 可找彭兰最新关于网络传播的书籍 这几本必看张志安老师关于深度报道系列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 推荐!《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比尔科瓦奇 刘海龙译 推荐!《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 北京广播电影出版《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