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32-0665

日常生活中学英语

作者:沈阳新航道 2021-04-21 16:14
收藏

许多初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常常会因为习惯于国内教育的模式,下意识地认为“学习外语”的场景多数在校园内,其实,学习留学所在国的语言往往需要有机结合校园与生活两种场景,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1.巧用通俗词语


即便曾有过出国旅行的经历,绝大多数留学生在正式开始海外学习之前,并没有长期单独在国外生活的经历,这意味着新留学生们的外语词汇积累大多来源于课堂。因此,初到国外时,很多人在交流中习惯性地使用教材上的“范例句式”——这些词句从语法上分析并无错误,但是应用于日常对话中时却不很地道。


例如,你几乎将英文写作的语句格式掌握得“炉火纯青”,那去快餐店点单时,你会习惯性地对店员说: firstly, I want a … secondly, I want to order…, last but not least, I need a …. 店员在听到这种“庄重肃穆”的句式后,反应并不是按其要求下单,而是表现得非常错愕——因为长期生活在英语国家的人并不会在点单时使用这样的句式。


这个例子其实在留学生初到国外时并不鲜见,大家迫切地想要使用标准而明确的句式进行表达,但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以外的日常交流中接触、掌握一些通俗用语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能让自己的口语表达变得更加地道,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当地人所使用的“非教科书式”用语。


2.了解“词典之外”的意思


随着与当地人的交往不断深入,留学生常常会发现,一些本土学生常用的词语组合或是单词含义,在字典中甚至可能找不到解释。


一些留学生可能会担心使用俗语词汇不够“正式”,会让对方感觉自己不礼貌。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里固然如此,但是在日常聊天对话中,若是大量使用教科书上的“标准词汇”来遣词造句,却并不符合本地人的聊天习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总是用“乘坐出租车”这种说法,而不说“打车”;说“我的配偶”“我的伴侣”,而不说“我的丈夫”“我的妻子”,这样虽然不存在语法上的错误,但却会让人明显感到用词过于刻板,不符合口语交谈习惯。


3.接触外文互联网拓展视野


上网,是出国后了解当地人惯常表达的另一个方式。受限于语言水平,并被固有习惯所影响,许多中国留学生即便在出国之后也更爱阅读中文网页,对外文界面“敬而远之”,这其实不利于外语学习。


在课余时间里,社交媒体是便于接触当地流行语的实用方法。在留学初期与同学线上聊天时,大家常使用“Hello”或者“How are you”这样较传统的方式和同学展开对话,但对方打招呼时往往倾向于选择“Howdy”“What's up”,甚至是“S'up”这样的通俗词汇。最开始,你会觉得这样问候不够正式,但在逐渐了解当地人的语言习惯以后,才发现这样问候恰恰显得亲切。就像在中文语境中,比较熟悉的好友间更习惯用“最近怎么样啊”来问候,而不是“你最近生活得怎么样”这种句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间同一个网络词汇有时也可能造成误会。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国内网民在表达赞许时会用的“666”,但对于欧美国家的网民来说,这个数字更容易让他们联想到宗教传统中的魔鬼形象。另一个较多见的例子是“LOL”,留学生们看到这个词的反应是电子游戏“英雄联盟”,但在国外,线上聊天中使用“LOL”一般代指“哈哈大笑”的表情。留学生们在国外上网时难免会遇到此类文化差异,如若出现误会,与对方交流清楚即可,在接下来的使用中便能“避雷”。


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掌握“雅俗共赏”的能力,根据日常社交、学术写作或正式场合等不同场景适用不同的词汇搭配。留学生单就语言学习来说,更多收获常常在课堂之外。


免费预约体验课

意向课程:
姓名名:
电话话:
  • 品牌简介
  • 师资团队
  • 课程中心
  • 精品项目
您想学习哪门课程
    您的目标分数
      您的学习周期
      • 一个月
      • 三个月
      • 六个月
      • 六个月以上
      获取报价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您报价结果

      预约全真模考
      热门活动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