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听力与老托福听力有何区别:
1.实战的新TOEFL——能力型的备考新TOEFL之“新”,也唯在“实战”两字罢了。先从考试的布局来看,就是向语言“实战”的靠拢。原来是写(单独记分)、听、语(法)、读,变为现在的读听说写,何也?语言之战,从来不会单用“语法”,故不考;开口表达,却是家常便饭,故加“说”。而语言使用的“听说读写”,“读听”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先后顺序,亦由此排定。听力的各种改变,也是在这个宏观的背景中。所以考察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听懂真实语境中的话”。考什么就准备什么,由此备考的总方向,就是要“真正的听懂真实的话”。
换言之,技巧要淡化,少一点投机取巧的心态;能力要加强,多一点磨出来的真功夫,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前锋的地位——优先的备考输入,然后才有输出。听和读都是前锋。读的重要性,勿庸多说了。听在中国学生心中的地位,至少在面对新TOEFL时还有待提升。因为国内考试,考听力都是新近的事情,虽为后起之“秀”,其显要还是不及读写。而TOEFL之考听力,本来至少是四分天下而有其一,到了新TOEFL,更是有位比先锋之势。这都如前所析,是逼近实战的缘故。想想我们生下来,听了多少素材才开始表达!除了专门的“听力”本土这一部分,听(与同样作为先锋的“读”一起)还渗透到了说、写两大区域。说的部分有“听读后说”,写的部分有“听读后写”,听皆为前提之一。听不懂的话,说和写宛如无源之水。
所以,从考试的目标和形式来看,ETS在听力上面是毫不含糊的。不要再用一些国内考试的眼光来看待新TOEFL,听力实需下真功夫。
3.多样的形式——体验式备考新TOEFL不管是比之旧TOEFL,还是比之于其它的考试,形式上确实比较丰富。对于实战有意义的试述如下。总的来说,新TOEFL告别传统纸笔形式答题(PBT:paper-and-pencil based test),采用基于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化考试(iBT:Internet-based test)。保证每个考生拥有个人化应试环境,每人一个小隔间,一台电脑和一副耳机,不受外在因素干扰,并会通过互联网实现题目和答案的双向传输。
听力建议听VOA之类的,听过一遍把主要内容用英语写出来,至少对你考托福听力需要做笔记是有好处的,可以先泛听,再精听,肯定会有提高,至于阅读多练练,建议先去看看如何快速阅读,英国人写的,节省时间,写作肯定还是要多练,去找个好点的会认真帮你改的指导吧,有个正确的方向,指导几篇后就自己练吧,和sample answer做做对比,多变句式、高 级词汇总是要多吸收的,口语每天读个2小时,然后看看机经里的那些结构,省得到时候说不下去。GOOD LUCK!
在新托福听力的对话文章中,总是出现人们在谈论某一个问题,最多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展开文章,几乎每一篇对话文章都包含这样的结构信息。在问题的阐述中,学生与教师用了大量的沟通方式,比如举例子、强调语气、反问设问、提出观点等,而托福的题目就是考查这些方式学生是否听懂。
在新托福听力的演讲文章中,教授讲解一个话题的展开方式以及讲解方式就是考查重点。比如教授要讲解一个知识点,需要用到举例子、引发思考、类比、提问、强调、总结、留作业等一系列讲解方式。几乎每篇演讲文章后面的题目,都是考查教授的讲解方式学生是否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