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语气,在语法教学中经常被当做最困难的项目之一,如果想把它彻彻底底翻来覆去地研究明白,至少也需要数节课的时间,也正因其如此复杂多变,为广大英语语法爱好者津津乐道。在这篇文字中,笔者仅想通过分析虚拟语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窥语言与人类发展的奥秘。
虚拟语气的重点,莫过于一个“虚”字。虚者假也,所以我们可以参考网络上对于虚拟语气的定义:“虚拟语气主要用来表示假设,而非客观存在的事实,所陈述的是一个条件,不一定是事实,甚至完全与事实相反。”简而言之,就是描述一个虚假的情形,从而表达使用者的感情。
只要是人类,必然会有感情;只要有感情,就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表达,比如语言;那么问题来了,人类说出的语言必然会被理解成某种的含义吗?简单点说,只要是语言表达,就有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借用一个老掉牙的谚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思维。所以很自然地我们就能得出结论:由于每个人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也就是说,语言作为一种人类发明的工具,它的沟通效率并不是100%。
说到这里,相信大部分读者都能够认同,别说是我们去学习第二、第三语言,就算是我们日常的母语沟通也不能做到100%的信息传递。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有没有可能是语言的使用者故意将话说地模糊不清,达到蒙混他人或误导他人的效果?“太有了!”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们见过很多粗制滥的广告,故意把一些关键信息略去(例如副作用、原材料等等),强调产品的好处、优势。人们在接收到这些广告信息的时候,一旦不加思考,很有可能陷入早已布置好的思维误区中,对广告中的说辞信以为真。
让我们先从义愤填膺的心情中冷静一下,暂时得出一个结论:语言作为我们人类发明的交流工具,有时也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阻碍。那么如果再深入地思考一下呢,比用语模糊不清更严重的情况是什么?谎言!谎言是从什么时候被人类发明出来,已经无法具体考证。但就我们目前所知的历史而言,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兵家(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也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兵者,诡道也。”这是孙子兵法的句,翻译成最通俗的用语就是“用兵之道在于诡诈”,可以确信,在那个年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谎言的力量。到今天,我们根本数不清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过多少谎言,它们或是生活中一句玩笑话,或能左右大国的存亡。谎言,作为语言中的一类“分支”可以说或多或少左右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人类从没学会撒谎,可能现在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重点来了!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是进化的结果,所以人类所具有的的一切,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例如人类进化出了灵活的上肢,这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进化出了聪明的大脑,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进化出了语言,还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这些进化都可以帮助人类这个物种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
但人类进化出了谎言是为了什么?诚然,谎言能够给某些人或者某些团体带来好处,具体例子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很多。但问题是,站在物种的角度考虑,即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谎言的出现,实际上是不利于人类整体发展的。原因很直接——谎言的存在,多多少少会破坏人类的团结。这显然是不利于人类这个物种发展的。
现在我们回头思考并总结一下。语言这种工具自从被发明出来,就一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工具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语言会出现歧义,其次某些语言具有误导的功能,最后谎言出现了,虽然谎言有利有弊,但不可否认其弊端的确很明显,也很严重。如果人类从未进化出说谎这个能力,甚至,人类的沟通并不是使用语言,而是像某些动物,依靠气味、温度、痕迹、甚至是脑电波(最近科幻看多了...),那么人类社会会不会比现在更加发达?
写在最后:笔者写这篇文字的目的,并不在于支持或推翻什么,只是最近看过一些与人类的进化、外星生命探索等话题相关的视频或文章,有一些感想,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推荐阅读:掌握托福听力语气助你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