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X宁:在10月3日的SAT考试中,以总分2340分、阅读800分、写作780、数学760的好成绩,在一片“压分”的讨论中颇为惹眼。从2013年起在新航道参加培训,从托福115分、阅读30分、听力29分、口语29分、写作27分到这次SAT2340分,全能大满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在SAT和托福的“苦海”中轻而易举地斩获高分,在出国留学的路上还需要不断地修行和练习。
开卷有益,多读多看才是王道!
我觉得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也读中文书,我觉得读书很有意思。但是看过太多的翻译不佳的作品以后就感觉还是自食其力的好。看英文小说, 教材,报纸看得比较少,还有报刊比如Economist和National Geographic。小说就是很大众化的类型。这个从初中时就开始看了。刚开始时生词会比较多,但看过一两本以后就会好一点。周围的同学也会看小说,他 们会有生词和语法之类的问题。但是我会看得很快,比如400多页一本小说,我可以一天看完。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Unbroken就是在学校看的,一天半就 看完了。我不光看小说,也看别的题材的书,比如人物志、民族志、人类学方面的内容。我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很大部分是得益于看了这么多的书籍,所以阅读得非常 快,我看完一遍就知道文章在说什么,而且找的而别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跟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其他人可能会做题时先看题再看文章,我是先看文章再看题,而且是翻来覆去地看。我的特点是我做题的思路会很不一样。从刚接触SAT时,我的问题就一直是那些我想不明白的错题。我知道正确答案对,但不知道为什么我错了。而新航道张老师是我遇见的一个可以跟我“吵架”的老师。他可以“吵”得有理有据,能够让我明白SAT的出题思路,以及答案应该长什么样子。而且,张老师特别“瞧不起”我。他会给我推荐很多东西,给我们看很多SAT阅读之外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可能其他没有精力的同学会无法落实,但我看了以后会觉得很有收获。包括影视作品、书等等。
胸有成竹源于有备无患
对于考试的准备如果从做题开始算,只有半个月、两个星期。这半个月时间内只是偶尔做做题。但如果是算上课的话,一年之前就(把题)做完了。所以 考试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多紧张,做题的时候思路很顺,就觉得应该是这答案,包括之前的托福考试,没有出现过猜题的现象。有时候我也会有比较纠结的句子,如果 真要仔细翻译的话需要很长时间,而别人可能会纠结在这里,我会看一眼知道它什么意思就可以放过了。
关于SAT学习的几点建议:
持之以恒写文章
起初我写作能力并不是很高。然而我们初中时有个特别“可怕”的英语老师,带我们读书,读完以后要写读书报告,基本每周都要写两三篇。刚开始只有 三四百字,其中会概述下情节,只是为了练语言而写作。但是到了初三和高一,暑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业读《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我可以写几千字,而且全部是分析,没有情节。这是一点一点写出来的。
狠背单词备战阅读满分!
阅读要背单词。狠命地背单词。而且在此要特别推荐新航道的《SAT真词汇》。这本书里的词汇分三个部分。背完部分,填空题就可以十道做对6道了;背完第二部分,就可以做8-9道题了;再背完第三部分2500个单词,十道题就全会做了。从刚拿到单词书的时候,我就不断地翻看,不断地来回翻。
总结错题搞定语法!
语法总结一下错题是很有必要的。我语法错题不是很多,总结下自己错的题能够清楚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
集中精力练好数学!
我数学从来没练过,这也是我的问题。我知道自己会死得很惨,但就是练不起来。每次都是想先把阅读和语法做完,再做数学。而且这也跟考试时的状态有关。三四个阅读部分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是读文章会比较有意思;而数学都很简单,会觉得比较枯燥,精力集中不起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初高中是在清华读的,对清华和北大比较熟悉,包括它们的老师、学生、以及它们的课程,我都有体会 。比如清华建筑系大一的基础课是向我们开放的。另外还会跟在清华的师兄师姐聊天。平时周末时也会去清华的自习室学习,对学生的状态也比较了解。所以想体会 一种不同的学习环境。高一和高二的暑假去了美国的暑期学校,感觉那里更自由一些。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斯坦福,遇到一个大学生,她居然是美国银行副总裁的女儿,但她做事就很踏实,也很低调,我很喜欢。
托福也好,SAT也罢,不管成绩怎样,如果我还想走的更远的话,我得在学英语这条路上坚持的走下去,我希望以后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在最美好的时光里看到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