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新航道 > 新闻动态_沈阳新航道官网
猝不及防的一场疫情搅乱了十几亿国人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原本热闹祥和的春节也笼罩在一团迷雾里。
我们感动于医护人员的逆行,感动于火神山、雷神山现场数万工人不舍昼夜的“中国速度”,感动于为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的人们,感动于那一个个普通人倾已之力以赴的“英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平凡人书写的故事,像是迷雾里的光,驱散了我们面前的阴霾。而来自新航道锦秋学院的王莹老师正是这无数平凡英雄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疫情之下,她是锦秋学院的一名数学教师,更是国家新冠疫情建模分析应急响应小组的一名“战士”,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述她的故事。本组报道为“新航道线上教学精彩故事”系列的第十篇。
王莹
牛津大学数学科学硕士,留学期间多次参与建模科研项目,组织商业论坛等。2016年开始进行在线一对一IG,A-Level考前辅导,英国初高中面试能力辅导。2019年加入新航道,主要负责A-Level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一直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让学生不局限于现阶段的知识,而是建立全面的数学思维。在启发性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被国家选派,数据战“疫”在幕后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钟南山院士近期在接受采访中频繁的提到一个词: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下对疫情的判断。而王莹老师在此期间的工作正是数学建模。
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科学专业的她,是新航道锦秋A-Level学院一位普通的A-Level数学教师。受疫情的影响,她也笑称自己已从一位线下授课教师完成了到“十八线女主播”的身份切换。
然而,坐在电脑前专心听她讲课的学员们可能不知道,这位被他们无限仰慕的学霸老师此刻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国家2019-nCoV疫情建模分析应急响应小组的成员。
在这个特殊时刻,她就是奋斗在教育和科研的平凡英雄。
疫情应急小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国家下放的一些数据,包括公开及非公开的一些数据,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相关数据,预测疫情发展,为有关部门分析、决策、评价、预报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持。比如,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复工日期,国家调整的依据就是通过模型预测,多方评估得出的一个结论。
疫情变化迫在眉睫,王莹老师大年初二早上便接到组织通知,被告知其已经被选派为国家疫情应急小组的成员之一,应急小组当天便做出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及分工。
接到任务的王莹,百感交集,顿感身上责任重大。“我从小的志愿就是学数学,但是数学是一门离生活相对远一些的科目,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可能这辈子都不一定会用到一次大数据的处理。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有幸能参与到这场战'疫'中,能为国家和人民尽微薄之力,我感到无比光荣。”她语气坚定地告诉我们。
牛津大学宏伟建筑
在牛津大学攻读数学科学专业时,她的主攻研究方向便是传染病领域,即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去预测或评估某一次传染病发病的过程,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王老师留学期间多次参与建模科研项目,毕业回国之后,则加入到山东高校的相关研究小组,继续展开建模工作。而这次有机会加入疫情应急小组中,也是因为此前在本专业方向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累,真正的学有所用。
与时间赛跑,责任感驱使我前进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而言,寒暑假一定是个“大考”,王老师也不例外,每天授课8小时成常态。何况寒假叠加疫情期应急小组的工作,加班加点便成了家常便饭。
我们常听到“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的声音,而此时,时间对于王老师也像是海绵里的水。一边是锦秋学院线下转线上备课、磨课、授课、批改作业,样样不能落下,因为课程都是提前排好的,“总不能让学生等一等、拖一拖吧”。另一边她还要赶着deadline收集数据、改代码、调整模型,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一抬头看时间,就到凌晨三、四点钟了。而因为疫情严峻,疫情应急小组每个成员几乎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
“累吗?”
“累。但我觉得非常充实!”
“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数学、公共卫生传染病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决心,我会继续把科研做下去,也会继续投身到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成为一个教育和科研行业的躬行者。”
王老师话不多,但是每次斩钉截铁的回复,都让我们对眼前这位平素低调的同事有了更多钦佩和感动。
梦想发芽,在锦秋开启职业生涯新航道
可能很多同事并不知道,王老师跟新航道颇有渊源。出国求学之前,她在新航道学习了雅思课程。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她在生日那天再次回到新航道,成功完成了新航道学员到新航道锦秋学院老师的角色转换。当年新航道的学子,如今的教学担当,与新航道有着这样特别缘分的老师还真是不少呢。
也正是这样的机缘,王莹加入新航道没多久,便快速适应并融入了锦秋教学团队,并对A-Level教学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我的本科是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的数学统计专业,研究生在牛津大学学习数学科学专业,留学期间多次参与数学建模科研项目。我从小热爱数学,也热爱分享,我希望能在学生心中播下数学的种子,感受数学生根发芽的无限魅力!”提起她的本职工作,王老师的眼神都亮了。
响应号召线上开课,全力战“疫”不止步
面对疫情的持续发展,新航道响应国家号召,暂停线下培训课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在线授课,保证“停课不停学”。
王老师在接到学校线下转线上教学的工作要求之前,就已经启动了部分疫情预测工作。基于对疫情未来发展的预判,她对学校线上教学的调整也非常支持和认同。
线上授课软件的适应和课件的准备工作都必须马上进行,如何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行课件的设计和调整,这成了摆在王老师面前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因为数学是一个相对理论化的科目,数学老师在线下授课时,大多采用板书的形式,把整个知识点包括推导过程,进行书面化的讲解。尤其是解题的过程,老师通常会希望师生间能有一个互动,比方说在纸上或者是在黑板上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
开展线上授课之后,线上手写板跟线下板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所以,王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PPT的准备。
王老师说:“最开始的PPT设计中,我希望更多地展示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授课中发现,把练习题像线下一样单独拿出来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所以在后期的课件中,我在理论知识中增加了练习量,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就这样,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多重体验,又能增加课堂互动性,加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巩固能力,锦秋A-Level教研组的老师们反反复复对课件进行打磨,不断调整、优化,直到最终真实教学的时候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春节后复课到现在也将近二十天了,锦秋老师们不断打磨出一套适合线上教学的课件,也对线上教学平台各种扩展功能驾轻就熟。小奖杯即时奖励、随机抽答、色彩丰富的画笔功能……线上课堂也在老师们的领导下变得生动有趣,极大提升了课堂互动性和学员听讲效果,真正实现了“给学生一个接近线下课堂”的教学服务承诺,受到了学员们一致的认可。
虽然暂时不能线下授课,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却将师生们紧密相连,相信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会打开同样精彩的世界。
王莹老师寄语
所谓幸福,就是上热爱的课,见想见的你!
跟大家一样,疫情过后,我想摘下口罩,个冲出去拥抱外面暖暖的太阳,也想去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大餐,更想见见回国后一直没有来得及相聚的朋友,去校区拥抱最可爱的你们,上我最热爱的数学课!
但是,这场战“疫”还没有结束。
我想跟大家说,居家隔离是对传染病非常非常好的隔绝措施,也是我们普通人对控制疫情做出的最最的贡献。疫情面前,自觉居家,便是守护。
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疫情结束了,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约好再出发,一起看那春花烂漫,给彼此一个深深的拥抱,饮茶闲谈,把酒言欢!
1月15日,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京启动。活动旨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弘扬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平台。通过英语演讲激发青少年的创意与活力,向世人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中国。活动启动后,新航道旗下全国46个城市分校和优加青少英语全国各分校将提供报名咨询,同时,21世纪英文报、爱奇艺、中国银行、万事达卡作为活动协办方也将陆续开通报名通道。活动当天,新航道还与中国银行和万事达卡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旨在共同推动留学金融服务,助力中国青少年走向世界。
2020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正式启动
“不见外”教授亲身代言,讲述最独特的中国故事
据了解,“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以“用双语展示中华文化,在故事里读懂中国”为宗旨,为热爱中华文化、善于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启动仪式上,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厦门大学外籍专家潘维廉教授作为本次活动形象大使亲临现场,讲述了他与“中国故事”的不解之缘。
潘维廉教授是福建省位外籍居民,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他深知西方对中国的偏见,由此热衷于做这片土地的“代言人”,希望让西方人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2018年底,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以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他将新书寄给习近平总书记后,得到总书记的赞赏。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潘维廉教授也成为了“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中的外籍候选人。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OneMBA学术主任、教授,新航道“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形象大使潘维廉发言
在潘维廉看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传播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事迹不仅是一个个开拓进取的故事,更是一扇扇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的窗口。他勉励中国青少年要学好英语,“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既是一种学习英语的方式,也为中外交流提供了的范本,学会用得体、准确、优雅的语言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成就,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理解、交流。
国内外专家权威坐镇,助力中国青少年走向世界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介绍,举办“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不仅是贯彻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具体措施,同时,通过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祖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了解沟通。活动启动后,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利用视频、直播、节目展演等多元化手段全面展示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风采。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致辞
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英语教育专家与教学管理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表示,从事英语教育30余年,他见证了无数孩子通过学习英语走出国门看世界。出国后,他们总是习惯去听别人的故事,感受别国的文化,却没有很好的途径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为此,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启动了“中国故事”项目,以的中华传统文化为素材,用汉英双语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于2019年先后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以及在外文出版社出版“双语诵读中华经典”丛书,即《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的中英双语诵读版。此次新航道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手启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将发动和引导更多青少年,通过活动提升文化自信,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实践者、代言人,让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从这里出发,传播到世界各地。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国故事研究院院长胡敏教授致辞
为确保活动的权威性,主办方将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超强评委阵容,为选手提供指导。英国博雅教育专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复旦大学的双料硕士,新航道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斯明诚(David Symington)作为专家组成员,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赛制规程。本次活动以小学、中学、大学三个组别同步推进,选手将通过朗诵、演讲、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历经初选、大区终选和全国终选三个阶段层层选拔,最终发掘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亲和力和领导力的明日之星。
新航道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斯明诚介绍活动规程
活动启动后,新航道集团旗下46个城市分校以及优加英语全国各分校将开始提供活动报名咨询,同时,21世纪英文报、爱奇艺、中国银行、万事达卡作为活动协办方也将陆续开通报名通道。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将英语融入生活,学会讲自己家乡的故事,让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民族,都有机会展示它们自身独有的精彩,共同绘制出一张“中国故事地图”,把中国年轻人的观点、感情以及智慧,分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联手实力金融品牌,推动留学金融服务
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6.21万人,同比增长8.83%,持续保持世界留学生生源国的地位。除了英语语言教育,针对留学金融这一刚需服务,新航道此次还与中国银行与万事达卡强强联手,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三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打通资源和渠道,围绕中行万事达卡卓隽留学系列卡产品推出多种丰富的优惠促销活动,为有留学需求的学子和家长们带来优质的出国金融服务,真正做到环球精彩,一卡尽享。
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总经理黄金岳表示,中国银行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学生群体尤其是留学生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也长期致力于为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跨境金融服务。作为国内一家连续经营百年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自1929年在伦敦设立家海外分行至今,持续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全方位满足留学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未来,为了更好地服务留学出境客户,中行将与新航道、万事达卡开展战略合作。合作将通过品牌建设、营销活动、客户互荐拓展、权益赋能等多个维度进行展开,以实现强强联合、协作共赢。
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表示:“万事达卡拥有世界上处理速度最快和覆盖范围最广的支付处理网络,联结起超过210个国家地区的24亿持卡人和接近5,300万商户。我们一直重视并深耕留学生市场,并与银行合作伙伴一道,长期致力于提供满足留学生群体需求的跨境金融服务。万事达品牌长城卓隽留学卡就是我们和中国银行合作推出的代表产品。未来,我们期待与各方伙伴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携手为中国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银行将与万事达卡合作,通过提供留学实习资源等方式,全力支持新航道宣传开展本次“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做好协办工作。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将英语融入生活,学会讲自己家乡的故事,让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民族,都有机会展示它们自身独有的精彩,共同绘制出一张“中国故事地图”,把中国年轻人的观点、感情以及智慧,分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特殊时期,我们如何准备留学?海外留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及防护?疫情对国外院校的录取政策有什么影响?为了帮助准备申请的同学和家长解决疑惑,我们特别邀请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首席留学专家,哈佛大学全奖获得者冉维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疫情下如何走好留学路?
中国留学生态势
根据外交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在海外各个年级的留学生,一共有160多万人,而目前还留在国外的学生大概有142万人,可能一部分由于放假以及疫情原因回到了国内,但是绝大部分留学生依然还在国外。
目前留在国外的学生中,美国有41万,加拿大23万,英国22万,德国和法国有11万,澳大利亚、新西兰有28万,日本、韩国有18万。由此可以看到,英语国家还是占了绝大部分。
目前留学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包括要不要回国,以及回国后如何避免相关的风险。
那么我们留学生,中国的留学生首先是中国人,国家肯定会为他们想办法,包括我们外交部,也在组织包机回国的活动,目前可能是低龄的留学生会比较迫切想要回国,家长也比较担心。而美本及以上的,年龄比较大的还是比较镇定的。
我也随机采访了一部分学生和国外的朋友,包括美国、澳洲、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等,根据我个人的随机调查显示——多数留学生,还是留在了所在国。我问了这么多人,只有一个人是3月份回到了国内。
在为大家分享留在国外的学生的真实感受之前,也先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次随机调查的结果:
,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纽约的情况不是太好。美国的特点是地广人稀,而纽约可以说是美国人口密度的地方,所以传染风险就比较高。而纽约之外,我采访的人表示,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所以纽约的留学生需要特别小心。
第二,大多数人都留在当地,是有什么考虑呢?我采访的部分学生,有的是美本大三,美研大二,他们可能快要毕业,已经找到了实习或工作,他们担心如果回到了中国,想要再回到当地会受到限制,导致对学业和工作产生影响。
第三,留在当地的同学,都很严格在家隔离,遵守当地学校、政府的指导。因为现在还没有对症的解药,也没有疫苗,所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活动。
我在这里也为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在国外的留学生的真实感受。
个同学,是北京的一个学生,现在在波士顿地区读美本,这位同学说“目前还在学校,可以住在宿舍,没有面对面的上课,还挺安全的”。基本上大多数学校的官网都有通知,表示这一学期都暂停面对面授课,通过远程线上的方式来学习。听到学生说“还挺安全的”我也感到很欣慰。
第二个同学,在伊利诺伊州读美本,这位同学回答“挺好的,就在家里待着,身边同学大多数还是待在美国”。
第三位同学,也是美本的同学,他说“我在费城这里住着,除了买生活日用品平时都不出门,情况不是很好。国内疫情好转了我特别开心,老师也要注意哈。”这位同学也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而且还很关注国内的情况,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第四位同学,是美研的同学,已经工作,在“大华府地区——DMV”。(也就是DC、马里兰、弗吉尼亚统称大华府地区,因为美国华盛顿特区非常小,很多在这里工作的人不会住在这里,而是住在临近的州,也就是马里兰地区和弗吉尼亚地区)他表示当地“要求非必要工作人员,目前政策是6月中旬接触隔离恢复正常生活,但是根据情况这个时间可能还会调整。”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因为华盛顿很多机构是联邦政府相关的。目前美国政府对于疫情也在不断研判,根据这个消息,美国政府自己进行的计算可能是需要2个多月之后恢复正常。虽然没有人都能打包票说这是准确的,但现在已经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Time Line”在这里了——6月中旬,我们可以继续看看局势会怎样发展。
第五位同学,是在加拿大,他说“政府呼吁隔离,但是老百姓不少还是不听话,很是头疼”,的确,在其他很多国家可能和中国特点不同,某些国家可能政府无法强迫人们遵守某一规则,这也是有利有弊的,“不过拐点应该几周后会到(个人感觉),你们在国内也要小心,还有输入性病例。”这位同学也是一直都心系国家!
第六位我在波士顿的一个朋友表示“平时在家蹲着,除了买菜,都是全副武装。周末实在憋得慌就出去森林散步。波士顿好像比纽约稍微好一些”
第七位新加坡的朋友说,新加坡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有外国留学生违反了居家隔离规定,被大学终止了学生证”,我也听说最近有新加坡居留证的人,因为违反了相关的疫情隔离条例,被取消了居留权。所以新加坡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留学生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看过了很多留学生在海外的实例后,我也给大家分享三点,留学生在海外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供大家参考。
少乱动
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还是比较自律,比较理性的,能够做到少出门。不要忍不住去和朋友聚会,我们一再强调,居家隔离是目前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是少乱动,不是说完全不动,生活必须品和食物还是要及时出门购买的,只是要做好防护,在超市与人保持距离,现在使馆也为留学生发放了安全包,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同时,在家里也要做一下运动,锻炼身体,在这个时期,更需要你有一个好身体,好的抵抗力,所以不要只是憋在家里,可以做一做俯卧撑、跳绳之类的运动。
莫惊慌
没有人能想到疫情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甚至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冲击。但越是这种情况,我们越要保持镇定。
医疗专家也说过,这个病对于年轻人来说相对好一些,60岁以下的人,致命性非常小。所以我们留学生,作为年轻人面对疫情更不必惊慌,虽然不是能排除,但几率还是比较低的。
信息灵
越是现在比较乱的情况下,越是要保持信息的灵通,各个消息渠道你都要和朋友互通有无,当地学生会、使馆、学校的信息要经常查询,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知道,根据新的情况作出改变和适应。
我们目前可以大概推出,美国隔离措施至少要持续到6月底。另外美国大使馆也重新开放了签证预约,像北京地区可以预约7月份的,这也可以印证我们的推测。
另外,SAT考试3月和5月考试取消,因为SAT是美国本土的考试,所以鉴于目前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恢复,但是对于今年申请的同学,在后半年还有几场考试可以参加,那时候情况应该会恢复,考试还是来得及的。大家要相信,否极泰来,越是最黑暗的时刻,离黎明也就不远了。
而托福雅思4月考试取消,这个考试在国内也有考点,所以和国内的情况比较相关。而这个月开始全国各个院校已经陆续开始正常授课开学,所以托福雅思应该会比SAT恢复的早一些。
国外高校录取政策
首先,录取政策肯定是发生了变化的。变化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变得更加容易,二是不变,三是变得更难。而对于现在疫情的发展,只能是变得更加容易一些。果然,很多院校现在招生的政策略微有所放松。
例如加州大学,官网表示对于现在情况,暂时做出了放松:明年入学,也就是今年提交申请的同学,没有标化考试成绩的要求。当然,国际生还是要考雅思托福的。
有的同学也会问我,老师今年这个情况我还能留学吗?我曾经说过,在一扇门有很多人去挤的时候,你要看一看有没有另外的门没有那么多人,可以选择那一扇门。当现在很多人不去做的时候,反而你可以尝试一下有没有价值去做。
也许现在申请美国学校,会有很多人改变主意,竞争激烈程度就会降低,而美国学校从招生的角度来讲,也会对学生要求降低,要知道,美国现在对于外国留学生的需求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外国留学生给他经济带来的影响非常大。
其实我做过量化研究,每当美国GDP增长比较弱的时候,国际生数量的增长就会相对高一些,是负相关的,以后我会在个人出版物里和大家详细分享。
再看大学斯坦福,官网显示,如果你不能提供AP或SAT科目的考试成绩,这不会在申请中对你产生不利。如果最后一个学期由于疫情原因,学校给你的只有pass或fail,没有打分,也不必担心。所以学校对于大家考试方面的要求也是有所放松。因为对于家里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而言,疫情会对他们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大学对于各个阶层申请的学生都有考虑。
还有波士顿大学,对于明年2021秋季入学以及后年2022春季入学的新生,可以不提供标化考试成绩,国际生依然要提供语言成绩。
当然除了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校,所有国际生比例比较高的地方,都会相应降低录取要求。例如英国,因为雅思考试取消,有的学校也可以接受其他方式的语言成绩,像是最近的duolingo考试,可以直接在线考试。
大家放心,国外的大学比我们更着急。
最后,我也要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万变不离其宗,虽然招生政策有变动,但也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虽然部分要求会放松,但核心原则不变。
我之前讲座核心原则是“三有”,个就是考试能力要高。即使标化成绩可以暂时不提交,但剩下的考试也要考好——当标准变化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有的SAT不强求提供,但其他的成绩,例如你的托福比别人差,雅思、GPA比别人差也不行。有的AP和SAT科目考试不要求提供,那么SAT的成绩就要高,对于SAT考试分数已经很高的同学,就占有优势,剩下的时间可以做活动、背景提升,如果你的SAT分数还不够,现在就还要努力准备,在年底前,肯定还会有考SAT的机会的。当出现这个机会时,就要把握。
现在距离2021年考研还有两百多天,但很多21考研党,心里真是七上八下:高考推迟了,考研也会延后吗?暑假被压缩,会打乱备考计划吗?全球疫情下,考研的重要时间点会变吗?今年因为国家线的推迟发布,势必会影响到复试、调剂以及后续录取,21考研党都面临什么挑战?从国内研究生升学方向来看:
1.3-5月复试调剂
往年全国各招生单位,就陆续开始了复试工作以及志愿调剂工作,对于21考研党来说,原本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去高校现场感受氛围,并且和学长学姐打听,结合他们的经验,尽早确定自己的选择。
但今年要受到影响了,所以21考研党可借助研招网、高校官网等,了解考研动态。综合对比分析,初步确定目标专业、院校。
2.7-8月暑期时间
每一年的暑期,都是考研党最重要的备考时期,在他们的规划长线上,暑期占了很大一比例。得暑假者得考研,暑期是整个考研的黄金备考时期。
但今年,开学时间晚,暑期被缩短,备考周期受影响。两个月时间本该对基础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一轮总结,所以需要考研党更加把控好复习进度。
虽然备考计划被打乱,虽然疫情影响备考心情,但坚如磐石的考研党心中只有两个字:不慌。但凡有过考研经历的人,都会对备战考研感慨良多。考研难吗?当然难!和高考一样,都是选拔性的考试,多一分就有一分的优势。
所以很多考研党心中都是非常坚定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21考研党来说,最难克服的不是考研时间线被打乱(毕竟国内疫情得以控制,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最难克服的是考研本身。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近30所大学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澳洲国立、悉尼大学、西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八大中7所)、麦考瑞大学、卧龙岗大学、西悉尼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南澳大学、科廷大学、迪肯大学、拉筹伯大学、巴拉瑞特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格里菲斯大学、邦德大学、莫道克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
注:申请澳大利亚大学一般要求高考分数一本线以上;雅思6.5~7.0分(单项6.0分)以上;提供高中三年成绩。
澳洲高校录取标准参考
美国
目前,接受高考成绩的美国高校有:旧金山大学、伊利诺理工大学、杨百翰大学、萨福克大学、圣托马斯大学、罗格斯大学商学院、新罕布什尔大学。
美国高校录取标准参考
新西兰
截至2018,新西兰八大公立院校有七所院校可以接受中国高考成绩来申请本科: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梅西大学、奥克兰理工学院、怀卡托大学、奥塔哥大学、林肯大学。
注:申请者雅思成绩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申请理工学院的学生雅思成绩要达到6分,单项不低于5.5分,提供高中3年的成绩参考。
新西兰高校录取标准参考
中国香港
2018年香港内地招生已经陆续启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采用统招方式。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恒生管理学院、东华学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等13所高校采用独立招生方式。
香港高校录取标准参考
新加坡
新加坡的大部分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提供高考成绩,并且成绩越高,可申请的学校越好、选择面越广。一本线以上的学生,可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高校录取标准参考
加拿大
加拿大的少数几所院校对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有一定要求。以下高校要求高考分数75%以上(约为国内一本):多伦多大学、UBC大学、麦吉尔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皇后大学、滑铁卢大学、西安大略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其他多数学校并未给出明确要求,但仍可提供高考成绩作为考生学术能力的佐证。
注:申请加拿大学府除高考分数需达到一本以外,雅思6.5~7.0分(单项6.0分)以上;提供学考(或会考)成绩及高中三年成绩。
英国
目前,英国暂不接受国内高考成绩。中国高中毕业生如要申请英国大学,一般先到英国学习大学预科课程(6个月至1年)或A-Level课程(1-2年)。
2019年6月19日,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了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12所中国高校进入世界百强,其中清华大学名列第16位,成为榜单上排名的中国大学。
这份榜单总共囊括了1000所高校,横跨8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十的高校均出自欧美国家,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八年蝉联榜首,接下来依次为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
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11位,成为排名的亚洲高校。
清华大学在2015年QS采用新排名算法后,于去年挺进前20,排名第17。今年清华再度刷新历史,上升了一位排在第16,力压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北大也进步了8名,排在第22;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也都表现突出,杀入百强。
值得注意的是,QS总共评估了中国大陆排名前十的大学中过去五年间发表的42万8192篇研究论文,与此相比,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总共发表了44万3996篇论文。这意味着中国与美国的论文产出数量差现只有15805篇,而去年的差距为37233篇,差距不断缩小。
有鉴于此,QS官方认为,中国大陆排名前10大学的学术实力已可与美国相媲美。
从榜单整体来看,中国共有66所高校上榜,其中内地42所、香港7所(为香港大学,第25名)、澳门1所(为澳门大学,第387名)、台湾16所(为台湾大学,第69名)。另外,中国有12所入选百强,仅次于美国(29所)和英国(18所);中国也是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
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显著增强,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对世界科研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大力投入带来了学术实力的突飞猛进。
QS全球教育集团成立于1990年,每年定期发布“QS世界大学排名”等多项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以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被认为是世界三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QS使用六个指标来编制排名:
(1)学术声誉(40%):基于来自94000多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回复;
(2)雇主声誉(10%):根据44000多名雇主对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问卷回复;
(3)每个教师的论文引用数量(20%):用于衡量学术研究影响力,计算方法为将各大学五年内的研究论文引用总数除以各大学的教师数量;
(4)教师/学生比例(20%):用于衡量学校的教学能力,计算方法为将学生数量除以教师数量,该指标可方便学生在择校时更好地了解教学规模;
(5)国际教师比率(5%):QS的两项国际化指标之一,该指标衡量了各大学非国内教师比例;
(6)国际学生比率(5%):QS的两项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项,它衡量各大学中非国内学生的比例。这也表明了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百强榜单如下: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是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以“用双语展示中华文化,在故事里读懂中国”为宗旨,致力于为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的平台。
遵循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愿景,3年前,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启动了“中国故事”项目,以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用汉英双语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去年4月,由中英美三国专家共同打造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为青少年用中英双语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最直观、最丰富的素材。之后,我们又与外文出版社合作,陆续推出了《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的中英双语诵读版,并整合成“双语诵读中华经典”丛书,为中外读者带来一份交融文化、启迪智慧的饕餮大餐。
我们的这一愿景也得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作为中国权威性、影响力的教育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在青少年中拥有广泛的号召力,制作的节目深受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喜爱。为此,我们共同联手启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主动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为文化的交流和互鉴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活动面向国内外在校大、中、小学生,活动分为三个组别:分别为小学组、中学组和大学组。活动过程中,会搭配在线培训课程,全面锻炼学生的口语、写作和听力等多项能力。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地区初选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
2、参赛方式:提交海选作品至承办单位大赛组委会邮箱
3、初选作品内容:中英文写作
参赛选手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既定主题中任选一主题,进行中英文双语写作
部分:英文写作
1)写作题目:题目自拟
2)写作内容: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篇,从你的角度简单概括书中相关主题讲的故事,并说明这一风物/习俗/人物/艺术/成就/精神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3)字数要求:小学组100词左右,中学组200词左右,大学组300词左右;
第二部分:中文写作
选手从活动指定篇目中任选一篇进行主题中文写作。
小学组300字左右,中学组600字左右,大学组1000字左右
注:部分和第二部分需为同一主题和内容,为中英互译关系。
征文选题: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中国风物-《长城:冰道上的石条》
中国习俗-《过年:合家团圆过大年》
中国人物-《苏武:苏武牧羊》
中国艺术-《国歌:民族之歌》
中国成就-《现代桥梁:屡创“世界”的港珠澳大桥》
中国精神-《礼:孔融让梨》
4、评分标准:英文写作(50%)、中文写作(50%)
第二阶段:线上培训
课程时间:2020年4月1日——4月15日
第三阶段:地区复选
1、复选时间:2020年4月1日——4月15日
2、参赛方式:提交复选作品至承办单位大赛组委会邮箱
3、复选作品内容:英文朗诵和中文述说理解
环节一:英文朗诵
1)朗诵内容: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
2)中文阐释内容: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片段?你如何理解这个故事?
3)时间要求:3分钟左右
环节二:中文阐述
选手用中文阐述对环节一朗诵内容的理解。
时间要求:2分钟
指定朗诵篇目:
小学组、中学组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中国风物-《长城:冰道上的石条》
中国习俗-《过年:合家团圆过大年》
中国人物-《苏武:苏武牧羊》
中国艺术-《国歌:民族之歌》
中国成就-《现代桥梁:屡创“世界”的港珠澳大桥》
中国精神-《礼:孔融让梨》
大学组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熟练级)
中国风物- 竹:郑板桥的竹韵人生
中国习俗- 伤春悲秋:季节变化引发的诗人感怀
中国人物- 杜甫:穷也要兼济天下的诗圣
中国艺术- 园林:我在园林,园林在我
中国成就- 北斗系统:72小时捍卫“太空国土”
中国精神- 智:樊迟问智
4、评选标准:英文朗诵 (50%)、中文阐述(50%)
5、晋级:各校区每组(小学、中学、大学)前10名进入地区终选
第四阶段:地区终选
1、片区终选时间:2020年4月28日前
2、片区终选内容:英文朗诵+英文主题演讲+才艺展示
小学组:
1)英文朗诵: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进行朗诵(3 分钟内);
指定朗诵篇目: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中国风物-《长城:冰道上的石条》
中国习俗-《过年:合家团圆过大年》
中国人物-《苏武:苏武牧羊》
中国艺术-《国歌:民族之歌》
中国成就-《现代桥梁:屡创“世界”的港珠澳大桥》
中国精神-《礼:孔融让梨》
2)演讲主题及内容:
演讲题目:可爱的中国(Lovely China)
演讲内容:你觉得我们国家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 你的家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你最喜欢 中国 / 家乡城市 / 家庭的什么?
时间限制:5 分钟内
3)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契合活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演出效果,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中学组:
1)英文朗诵: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进行朗诵(3 分钟内);
指定朗诵篇目: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中国风物-《长城:冰道上的石条》
中国习俗-《过年:合家团圆过大年》
中国人物-《苏武:苏武牧羊》
中国艺术-《国歌:民族之歌》
中国成就-《现代桥梁:屡创“世界”的港珠澳大桥》
中国精神-《礼:孔融让梨》
2)演讲内容:
演讲题目:少年中国说(Young China)
演讲内容: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包括你的家庭)的?他们背后承载着何种文化 / 精神?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中国?你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时间限制:5 分钟内
3)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契合活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演出效果(不超过 5 分钟)。
大学组:
1)英文朗诵: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进行朗诵(3 分钟内);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熟练级)
中国风物- 竹:郑板桥的竹韵人生
中国习俗- 伤春悲秋:季节变化引发的诗人感怀
中国人物- 杜甫:穷也要兼济天下的诗圣
中国艺术- 园林:我在园林,园林在我
中国成就- 北斗系统:72小时捍卫“太空国土”
中国精神- 智:樊迟问智
2)演讲内容:
演讲题目:我的中国梦(My China Dream)
演讲内容: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包括你的家庭)的?你的中国梦是什么?你将如何实现它?
时间限制:5 分钟内
3)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契合活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演出效果(不超过 5 分钟)。
3、评选标准:演讲架构 (10% )、演讲内容(40% )、演讲表达(10% )、诵读(30% ) 、综合(10%)、才艺展示(附加分20分)
4、晋级:每组(小学、中学、大学)评选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奖10名
第五阶段:全国终选
1、全国终选时间:
小学组:2020年5月16-17日
中学组:2020年5月23-24日
大学组:2020年5月30-31日
2、参赛内容:
小学组:
1)英文朗诵: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进行朗诵(3 分钟内);
指定朗诵篇目: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中国风物-《长城:冰道上的石条》
中国习俗-《过年:合家团圆过大年》
中国人物-《苏武:苏武牧羊》
中国艺术-《国歌:民族之歌》
中国成就-《现代桥梁:屡创“世界”的港珠澳大桥》
中国精神-《礼:孔融让梨》
2)演讲主题: 我最想讲述的中国故事,时间限制:5 分钟;
3)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契合活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演出效果,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中学组:
1)英文朗诵: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进行朗诵(3 分钟内);
指定朗诵篇目: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中国风物-《长城:冰道上的石条》
中国习俗-《过年:合家团圆过大年》
中国人物-《苏武:苏武牧羊》
中国艺术-《国歌:民族之歌》
中国成就-《现代桥梁:屡创“世界”的港珠澳大桥》
中国精神-《礼:孔融让梨》
2)演讲主题: 我最想讲述的中国故事,时间限制:5 分钟;
3)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契合活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演出效果(不超过 5 分钟)。
大学组:
1)英文朗诵:在指定篇目的范围内任选一个片段进行朗诵(3 分钟内);
选自《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熟练级)
中国风物- 竹:郑板桥的竹韵人生
中国习俗- 伤春悲秋:季节变化引发的诗人感怀
中国人物- 杜甫:穷也要兼济天下的诗圣
中国艺术- 园林:我在园林,园林在我
中国成就- 北斗系统:72小时捍卫“太空国土”
中国精神- 智:樊迟问智
2)演讲主题: 我最想讲述的中国故事,时间限制:5 分钟;
3)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契合活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演出效果(不超过 5 分钟)。
3、评选标准:演讲架构 (10% )、演讲内容(40% )、演讲表达(10% )、诵读(30% ) 、综合(10%)、才艺展示(附加分20分)
4、经评委老师确认,每组(小学、中学、大学)评选1名、亚军2名、季军3名,奖10名
注意事项:
1.本人自愿报名参加2020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
2.报名信息均如实填写;
3.活动期间遵守赛事组委会的规定和要求,服从指挥;
4.本人参赛期间有关的文字、照片和摄影等资料的所有权和发布权归活动主办方、活动组委会所有;
5. 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新亦求新,寻教动能”,2019年11月28、29日,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新亦求新,寻教动能”为主题,聚焦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四大领域,研讨教育发展新变革,探寻教育发展新动能。新华网作为中国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对2019年教育行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教育机构和人物进行表彰并颁奖。
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在致辞中指出,“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了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已经从粗放扩张模式走向依规依法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在致辞中强调,“当‘互联网+教育’趁风而上,我们并不是要成为叫‘狼来了’的人,而是要做使科技手段成为提升教育效力、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的得力助手。”新华网副总工程师、大数据中心总经理吴新丽在 “教育‘数’造未来——2019年教育行业大数据”报告中解读了2019年教育行业发展,多维度呈现2019年教育行业整体传播趋势及年度热点话题,并探讨了教育行业的特点与趋势。新华网融媒体研究院副院长王晨认为,在中小学包括到大学去推广人工智能,应该是“教育+AI”,以教育为本,AI作为辅助。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作为教育界的年度盛事之一,由新华网主办的 “新华网教育论坛” 自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近年来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多次在新华网教育论坛上荣获嘉奖,此次,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更是荣膺“2019年度综合实力教育集团”殊荣。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张凡林老师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张凡林老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的圆桌论坛,与好未来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中国朗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等业内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了科技如何推动教育进步。
圆桌论坛
1.主持人:您认为科技是如何推动教育进步的?
张凡林老师:我认为科技是教育的结果之一,是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而教育和科技二者的区别也意味着科技不可能替代教育。新航道是一家以线下教育为主的教育集团,十五年来一直坚持做线下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而科技赋能让我们将其做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为本,科技赋能,双核驱动,构建未来”。
2.主持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那么科技在赋能教育的过程中,怎样与教育内容融合起来?
张凡林老师:新航道始终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对待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是行业的稀缺资源,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我们又是全国布局的教育机构,科技就成了我们进行师资培训的工具与手段。单是在英语学习这个细分赛道,从英语学习中口语与写作这样单项能力的提升,我们就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比如,我们做了中国款雅思口语个性化备考的APP,而且未来产品会更丰富,目的是要解决中国几千万大学生缺少英语学习环境的现状。他们缺少外教,缺少语伴,而我们的产品打破了时空格局,通过手机电脑,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3.主持人:人工智能不只是一个时髦的词,当AI、大数据赋能教育企业的时候,未来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张凡林老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普惠,越来越个性化。我们2004年就在教育行业率先提出“将定制进行到底”,这是新航道个性化教育的基因。对于AI我们还有另一种解释——“爱”,我们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的产品“鲸小爱”,就是要用科技赋能教育,把个性教育用科技的力量做到。
主持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大家也都注意到了科技人才的培养的问题,那么未来科技(AI)精英应该怎样培养?
张凡林老师:现在是一个全球化时代, AI技术、互联网技术策源地也都是在美国。所以,首先,面向未来的中国学生应该到国外走一走,去进行全球化学习,培养全球化视野。另外,新航道是一个爱国家、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企业,我们专门成立了中国故事研究院,把中华传统的故事、人物、现代的成就,包括港珠澳大桥、天眼、高铁等,用双语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既能够让中国学子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时,表达我们的文化自信,也能让世界通过这样的双语教材了解中国的成就。
关于未来人才标准的框架,我们有一个全球胜任力模型。这个模型是一座全球胜任力大厦,以全球视野为顶,中国根基为底,六大核心素养为支柱, 两侧是作为硬能力的人文科技素养与外语能力,中间是作为软实力的国际人才核心素养 4C, 即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创造与创新力。全球视野强调青少年要不同层面地了解和理解世界,识别和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发现并积极应对全球问题,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硬能力与软实力像左右手,它们帮助青少年既拥有探索世界的能力,又不失对美与真情的追求。作为中国人,我们还强调扎根于中国文化生发出的顶天立地的力量, 因此,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必须具有中国根基。
论坛结束后,张凡林老师代表集团领取了奖项,“2019年度综合实力教育集团”的称号是对一年来新航道快速发展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鞭策。
11月28日,首都师范大学第五届胡敏奖学金颁奖典礼于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电教楼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徐志宏副书记,燕都学院宫辉力院长、燕都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德胜老师,燕都学院副院长胡卓玮老师,教授委员会委员兼学术导师代表何书元老师等及燕都学院新生及老师代表出席了此次颁奖仪式。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首席运营官兼北京学校校长李建老师致颁奖辞,北京学校副校长李景华老师也出席了此次颁奖礼。
燕都学院宫辉力院长在致辞中总结了燕都学院五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工作成效,勉励同学们要在已有成绩基础上不断努力。他代表学院感谢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燕都学院宫辉力院长
燕都学院学术导师代表何书元教授对燕都学子提出了四点建议:
学习贵在坚持,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练习的过程;
做学问时既要学又要问,通过问题和思考建立知识体系;
从细节着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在大学阶段完成由聪明向智慧的转变。
燕都学院学术导师代表何书元教授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首席运营官兼北京学校校长李建老师在致辞中高度赞赏首都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对获奖同学表示衷心祝贺,并对学生提出了期许:行为决定命运,要增强自制力,构建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不要安于现状,要不断学习和改变自己;及早确定人生目标,并坚持原则引导自己的行动。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首席运营官兼北京学校校长李建老师
2016级学生尹仪明分享了自己大学三年的成长故事,她鼓励同学在专业兴趣基础上坚持学习,勇于拼搏。
2016级学生尹仪明
2017级学生刘禹卿讲述了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并最终取得国家一等奖的过程,以及自己参加今年国庆专项活动的故事,表达了献身科研的信念。
2017级学生刘禹卿
2018级学生刘芳妤作为获奖学生代表,介绍了自己支教和游学的经历。
2018级学生刘芳妤
马存代表新生发言,表示2019级同学会沿着学长学姐们成功的道路,追求更大的进步。
马存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徐志宏副书记总结讲话,他再次感谢新航道对首都师范大学的持续支持,希望同学们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四个自信”的坚定拥护者和深度践行者,成为人才,带动他人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徐志宏副书记
在场嘉宾及导师为荣获第五届胡敏奖学金的同学颁发了证书。
2020年1月6日,由光明日报《留学》杂志主办的“留学创刊六周年——暨国际教育与艺术创意互动展”在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MIBA隆重举办,活动以“漂洋过海·推开世界的门”为主题。
《留学》杂志与与会嘉宾共同回顾了六年来与行业同仁守护学子“漂洋过海”的历程,并对国际教育领域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留学行业各机构领导、行业精英、顾问以及留学界的主流媒体,共计800余名嘉宾莅临六周年会场,六周年活动互动访问浏览量高达30000余人。
《留学》杂志副总经理赵冰燃和CEO李璨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留学》杂志的背景、发展小史、媒体服务,并展示了《留学》杂志公众号2019年大数据。
《留学》杂志副总经理赵冰燃、CEO李璨
在活动现场,《留学》杂志还特别邀请表演嘉宾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出。热情曼妙的萨尔萨舞,令人心旷神怡的吉他弹唱,富有童趣的歌舞表演,还有钢琴演奏家们绵延悦耳的音乐,都为会场添加了一份艺术气息。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受邀出席了此次活动,集团公关媒体部总监李纯老师作为代表现场领奖。
作为中国英语培训界领军人物,胡敏教授不仅是中国雅思培训产业化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托福培训一代宗师和考研英语培训的领路人。此次活动中,胡敏教授获得光明日报《留学》杂志“光明领航人物”殊荣,实至名归!
2019年12月,光明日报《留学》杂志社正式开通2019年度《留学》封面人物年终评选投票通道,每天以“年度回忆”的形式推送封面人物文章,并设置投票通道。最终根据每篇人物文章的阅读量、转发量、后台互动、全平台阅读量等多项网络传播指标,进行年终人物的评定。胡敏教授凭借其15年来对教育事业的专注和热忱,一举摘得“封面人物人气奖” 。
创业至今,胡敏教授一直专注并坚守于“做好英语培训业务”这一件事,初心依旧,从未改 变,用十五年淡定熬教育,还将用下一个十五年开创中国教育的新天地。
此次活动中的两项大奖,是对新航道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鞭策。未来,新航道将继续为更多学子推开世界的门,帮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展宏图,自在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