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新航道 > 新闻动态_沈阳新航道官网
想考雅思但还没报上名的同学们注意啦!今年下半年雅思将新增加两个考试日期,分别为8月31日和12月21日,是不是很开心呢?
随着考生人数的攀升,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近年来也不断加大了在中国的运营投入力度。在考点拓展上逐渐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目前中国大陆的雅思考场数共93个,覆盖42个城市。为了满足考生的不同偏好,去年雅思考试(IELTS)机考模式在广州、北京、上海、重庆四个城市推出,与纸笔模式共存。
在这种情况下,小编也提醒各位小烤鸭,随着雅思考生数量的日益增加,雅思考试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备考雅思也并非易事,想要考到自己的目标分数就要更加努力认真的备战屠鸭,大家一定要尽早规划,扎实备考!
托福官方在5月22日14点于北京举办的2019托福考试发布会上发布了两件大事:My Best Scores(个人成绩)的出台以及托福考试时间缩短。下面来做详细说明。
1.My Best Scores(个人成绩)
8月1日起,在考生过去两年之内所有的有效成绩中,选择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四个单项的分,将它们整合成一张新的考试报告,即My Best Scores成绩单。报告中包含分数和单项考试分数,分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单次分数一起使用。
2.考生时长缩短
自8月1日起,托福考试时间变为3个小时,较之前减少了30分钟,整体考试形式、题型和评分标准保持不变,变化是阅读、听力和口语部分的题目有所减少。做出这种改动是为了减轻考生的疲劳程度,让考生以状态应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试时间变化表)
阅读部分:从之前的每篇文章12-14个题目减少到10个,时间从50-80分钟缩短到54-72分钟;
听力部分:从之前的4-6个 lecture 减少到3-4个,时间从60-90分钟缩短到41-57分钟;
口语部分:从之前的6个 task 减少到4个(减少了1个independent task和1个integrated task),时间从20分钟缩短到17分钟。
总结:虽然减少了阅读、听力和口语考试中的一些题目,但托福考试仍是公平公正、可信可靠的考试,希望考生们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最后要说的是,这两项改变的执行时间都是自2019年8月1日起,选择8月1日之前考试的烤鸭们也不用担心,依然按照计划准备托福考试即可,并能在8月1日之后寄送的成绩单中享受到 MyBestScores 服务。
My Best Scores服务能够使考生向希望申请的院校展示其成绩和英语能力水平,托福考试的变革能有效增加满足院校英语水平要求的申请人数量,对院校来说也是好事。
有一次去山东做讲座。讲座前,《财富周刊》记者对我进行采访,其中问道:“在创业过程中面对诸多压力,您是如何消解的?”我笑着回答:“我很喜欢‘发呆’,它能够让人清醒,弄清以后要走的路。”
发呆?是的。在家里、飞机上、办公室里……我常常会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发呆,而很多时候,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正是得益于这不经意的“发呆”。
国外对“发呆”早有研究。日本东北大学发现,发呆可以增加大脑蛋白质活动,帮助人们看清事物间的联系,增强创造力思维。而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做过一项检测,证明心无杂念、大脑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可以有效抑制信息超载,让人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
在我看来,发呆是一个人暂时卸下压力、平息混乱、净空心灵、找到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与勇气的途径。
记得2006年寒假,新航道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资金短缺,创业团队信心动摇,行业竞争压力大……同事们都陆续回家团圆了,而我则做了一个决定:把妻儿都送回湖南老家过春节,我一个人留在北京。这是我有生以来次独自过春节。整整七天,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坐在那里长时间发呆,思考是否继续创业。
第七天,我决定出去走走。走出房门,一束阳光倏地一下洒在身上,久藏一冬的寒气与慵懒顿时全无。阳光下呼吸新鲜的空气,我突然感觉到疲惫的身躯被大自然注入了一种活力。不,与其说是被大自然注入了一种活力,不如说七天的“发呆”让我彻底想明白了新航道的现实处境及走出困难的途径,并坚定了心底的信念:新航道的创建是为了真心实意地用自己积累了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与管理经验去做好教研,培育好每一个学生。那课堂上激情洋溢的老师,那校园里挥洒汗水的市场人员——最重要的是那心怀英语学习与留学梦想的学生,他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热血沸腾,充满力量!
我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继续做新航道,而且将用我的生命去做新航道!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面对困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我而言,这七天的独自静思、发呆,无疑是心灵与思想突围的一剂良药,让我内心对于教育追求的星星之火一直燃烧到现在。发呆能够恰到好处地帮助我们于物欲横流的世俗中回归淡泊,能够帮助我们于浮躁焦虑的现实中让心灵回归宁静。
周国平曾这样描绘其发呆的情境:“发呆是一个人从周围的世界抽出身来,回到自己,回到更深邃的存在。在发呆的时刻,我们调整情绪,修复心灵,积累感觉,酝酿思想。”现实中,我们常常因为无法净空心灵,无法卸下眼前的欲望和身上的负重,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乔布斯给这个时代留下了很多财富,也引发了很多思考。曾有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其实一个人的兴趣、特长与未来的成就,跟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与其说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不如说是因为乔布斯独特的生活与成长经历造就了他的成功。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乔布斯19岁时就曾在印度最炎热的时节,穿着破烂的衣服光脚朝圣。
美国传记记者沃尔特·艾萨克森面对面采访乔布斯40多次,在乔布斯授权的传记中,乔布斯把对事物专注的能力和对简洁的热爱归功于他的禅修:“禅修磨练了他对直觉的欣赏能力,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乔布斯有每天都要禅修的习惯,他的办公室里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房中间的一个坐垫,用来打坐。每次决策前,他都会先闭目静坐。
我对“禅”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我相信参禅的过程异曲同工,都能让我们挣脱纷繁尘世的喧嚣,让心灵回归平静,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做出正确的抉择。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往往容易因为以往经验及身外的声音而放大困难,止步不前;当我们面临众多选择时,常常容易瞻前顾后、无所适从。
我们不妨安静下来,让心灵回归宁静,反而能清晰地触及事物的“本质”,聚集内在的力量,全神贯注去解决问题,也许那些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瞬间迎刃而解。
如此,发呆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本文节选自胡敏新书《奋斗成就梦想》,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2017年7月26日晚
上图这位大佬为教大家用《最棒的方法学英语》
做了一场直播
近48万在线围观的粉丝们都疯狂了
2017年7月26日晚
上图这位大佬为教大家用《最棒的方法学英语》
做了一场直播
近48万在线围观的粉丝们都疯狂了
10万+时,粉丝们就热情爆棚了......
20万+时,爱心烟花瞬间洒满了屏幕......
40万+时,一大堆可爱玩偶朝主播袭面而来......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为何粉丝们会如此热情力捧这位大佬呢?
他不仅是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兼校长
还是媒体公认的“中国雅思之父”呀
而他直播的内容就是他刚刚出版的力作
——《最棒的方法学英语》
小编不由得感叹
从小学到大,一二十年过去还是不会用英语的同胞们
现在终于有福了
这就是那本贯穿全直播的神作~~~
那胡敏老师这次直播到底讲了些什么?
我们到底该如何继续攻破英语?
又该怎样系统培养孩子学好英语?
话不多说,部分干货献上
在这个时代,学英文意味着一种能力的获得
主持人:您从事英语教学已经有30多年,照理来说早就应该出版这种英语类的普及读物。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来出版这本《最棒的方法学英语》呢,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和时机?
胡敏:我特别喜欢您用的这个词——时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现在推出这本《最棒的方法学英语》,其实是在顺势而为。什么叫顺势而为呢?我首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学英语。很多朋友就说,学英语是一种工具,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过去的30多年,中国的英语教育每10年可以分为一个阶段。
个阶段,学英语纯粹就是一个敲门砖。比如考试,晋职称,拿学位.....第二个阶段,学英语就成为了一个工具。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越来越发达,国际贸易、外贸越来越频繁,对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会要用到英文。这个时候,英语就是一种工具。什么叫做工具呢?工具的属性就是,用它,你就把它捡起来了;不用它,就把它放到一边。而如果把它放在一边时间长了,英语这个工具就生锈了。
第三个阶段,学英文意味着一种能力的获得。当今社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管你高兴不高兴,每个人都被国际化。如今,中国在走向世界,世界更在走向中国。而英语是这个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这就需要你随时准备好会用英文。所以我把这个阶段定义为英语学习的3.0时代。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时机。也就是说,英语学习的3.0时代就是你要掌握英语能力。什么叫做掌握英语能力?即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英语都将伴随着你。你不需要带工具,带词典,带翻译,你的英文水平都在你的大脑里面。这就是现在英语学习的时代特征。
另外,大家都知道,现在孩子低龄化留学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够,即便出了国,也无法正常表达和交流,所以我们强调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而《最棒的方法学英语》就是在顺应这种趋势,在适应时代的需求。举例来说,十多年前,开车可能还是一种专业技能。可是,你看看现在呢?基本上大部分人,年轻的、有条件的,都能够自己开车,它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种能力。我相信,英语学习对咱们中国的青少年,90后特别是00后的这些孩子们来说,是能力的时代。
我们为什么要写一本书,叫做《最棒的方法学英语》?就像我在上面所强调的,英语学习不再是一个敲门砖了,也不再是一个工具了,它必须是一种能力的获得。我们要学会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对于一种语言来说意味着什么?回归本质。回归本质的意思就是学英语要学了会用,不只是“学”,还要“用”。这个才是语言的本质,语言就是用来作为交流的,就是要用的。
我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最棒的方法学英语》这本书呢?因为在我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看到的世面上大量关于英语教学的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是写给老师看的,或者是写给学生看的。但是《最棒的方法学英语》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家长看的,它是专门为家长打造的一本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南书,是父母亲和孩子亲子共读的一本小册子。当然英语老师或者学生看了以后也会受益。这本书和这个同类的书,是不太一样的。
学英文要成为“许三多”:多接触、所模仿、多练习
(胡敏老师与大佬微直播创始人陈荣深)
主持人:我看您在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英语学习方法,都是比较朴素、比较简单的方法?难道学英语就没有一些捷径吗?
胡敏:这本书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耗费了我们很多心血。在这本书里,我们引用了大概20位英语教育界,国内国外知名学者、专家的观点;其次,我们分析了近30名中国青少年的英语学习成长路径。所以,这本书看上去简单,但它背后的故事很多,背后的学术理论支持也很强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呈现在大家面前。
最伟大的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什么地步呢?简单到你经常都想忽略它的存在。所以很多人做事情做不好的原因,就在于他对这些“简单”不屑一顾。在这本书里,我们特别强调了现在流行的一个观点,叫做“10000小时理论”。比方说,我们的孩子从6岁开始一直到18岁,12年,4380天。如果要10000个小时,就意味着你几乎每天要花费将近3个小时来做同一件事情。
而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出人头地,有所成就、有所作为,成为的专家或高手,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一定要达到10000小时的练习程度,也就是咱们中国古话里所说的“十年磨一剑”。
在这本书里,我首先强调了10000个小时该如何规划。从几岁到十几岁之间,每个阶段怎么去支配,全部有一个规划。另外,里面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叫做“许三多”。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士兵突击》吗?“许三多是”王宝强在《士兵突击》里面主演的人物。我在这里借用一下“许三多”这个词。
许,就是“许诺”的“许”。向学校的老师、家长和自己,许下三“多”的承诺。哪“三个多”承诺呢?就是做好三件事情。多,就是要多接触英文;第二多,就是要多模仿英文;第三多,就是要多练习英文。多接触、多模仿、多练习,这三“多”,你自己承诺、许诺做到,成为了“许三多”,你的英语就有救了。除此之外,在这本书里面,我们还探讨了语法、词汇、听说读写这四大块么样去打基础,怎么去做规划,怎么样在家长的督促和引导下,一步一步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
据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目前,中国拥有英语培训消费群体近3亿人。这其中,英语在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和关注度都尤为突出。
8月20日,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正式发布其旗下青少英语品牌-——优加青少年英语,获得广泛关注。
同时,新航道推出了K12板块的专属校区,虽然是今年宣布进入K12领域,但新航道总裁兼校长胡敏已做了三年的充分准备,并推出了《最棒的方法学英语》这本全新“利器”,目前已在22个城市开设“优加”课程。
其中,所说的K12在国外是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通称,国内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我希望能增强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做到真正的培优。”在胡敏看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在于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是胡敏再一次创业的目标,他希望青少年能够跳出“补习”真正走向“培优”。
优加青少英语针对6至16岁青少年,采用全英文授课,小班模式(每班10-15人),恪守“奋斗成就梦想”的核心价值观,秉承“学以致用,高能高分”的核心教学理念,对标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剑桥考试体系、雅思考试、托福考试以及国内英语标准的国内外英语测评体系,开发了“优加9级同步学习方案”。
据优加青少英语全国推广中心总监刘易斯介绍,“优加”教学主要引进CEFR(欧洲语言共同教育)测评标准,将学习能力分为9级学习方案(Pre-A1、A1、A1-A2、A2、A2-B1、B1、B2、B2-C1、C1),分别对应国内英语标准“小学低年级”至“英语专业八级”9个等级。优加9级相当于雅思6.5至7.5分,托福94至109分,国内英语八级。在分班上,不根据年龄分班,根据学生英语能力来分班。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读、用、测四部分。在课堂教学方面,推9级“高能课程”;在家庭教育方面,与170多年历史的英国麦克米伦合作推出9级亲子分级阅读,为中国青少年和家庭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培养阅读习惯;在学习环境方面,推9大即学即用活动,包括唱响英文、英语朗诵、动画配音、英语话剧等;在测评方面,引进MSE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考试。
胡敏在2017上海书展的新书发布会上提出了三个问题:想学好英语吗?英语学好了吗?为什么没学好? 他指出,现在很多人是在假装学英语,根本没想清楚到底为了什么要学,普遍出现死抠语法、狂背单词的现象,学习英语的目的越来越唯分数是瞻,导致出国留学了还要根据国内译本来考试、分数接近满分了依然说不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怪现象”。胡敏提出“因为高能,所以高分”的概念,高效学习才能成就高能高分。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适合的学习方法。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何在英语的学习中既具备用英语的能力,又能取得较高分数,这是孩子和家长最期盼的理想状态。从家庭教育的维度入手,即使家长不懂英文,也能成为孩子的规划者和引导者。
助推孩子学好英语,家长关键要做好这两件事
一、做孩子的英语学习规划者
怎样学可以为孩子打下坚实基础?
胡敏认为,学习英语应该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在他的新书中,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例如:“许三多英语学习定律”“10000个小时学习计划”“五步升级语音语调”“口语模仿的三重境界”等。
据《中国青年报》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2003名的受访者中有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5岁前就已经开始接触英语了。但在胡敏看来,对于中国学生而言,6—18岁才是青少年学好英语的黄金期。“我觉得,0—6岁儿童的要务是学好母语。有研究证明,6岁是母语学习的关键期,这以前,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能力还不足以驾驭英汉两种语言。”胡敏认为,母语都没有打下基础,英语只会给孩子的母语学习、思维逻辑“添乱”。(见图一)
么,作为家长如何可以把握住孩子学英语的黄金时期,合理规划英语学习助孩子一臂之力呢?“我认为,规划要以提高英语能力为目标,以终为始,做好长远打算。”胡敏将6—18岁青少年时期的英语学习分成四个阶段,为孩子打造了一个“10000个小时学习计划”。
二、做孩子的英语学习引导者
家长如何能够帮助孩子建立针对性强的高效学习方法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端正对“学英语”这件事的态度。胡敏强调,不要认为孩子将来不一定出国留学,不一定从事英语相关的工作,学不好英语无所谓。事实上,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孩子与英语“打交道”,它已不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项生活的技能。其次,学好它的关键还在于你能否激发孩子英语学习的内驱力。胡敏建议家长日常不妨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的多样化,例如原版英文电影、国外公开课、有声读物等,还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比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让孩子宽领域、全方位、多感官地接触英语,才可能创设更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想要打破英语学习“看上去很美”,但与外国人交流时,还是会出现沟通障碍的问题,家长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洞悉英语文化。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交际文化差异和知识文化差异常会导致沟通理解的障碍,所以说,交流的真正障碍源自文化,而非语言。想要让孩子听懂“弦外之音”的有效办法就是:看原版电影,掌握与英美人士的交流技巧;阅读英文读物,积累基本的西方文化常识;通过网络媒体,了解西方社会潮流。
“英语不是课本,英语不是试卷,英语是世界,向世界自信介绍中国,才是我们中国青少年的目标。”胡敏说,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通病是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交流协作等多项综合能力。”
“因为高能,所以高分”,他认为,英语学习的正确理念应该是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遵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学习者需从巩固英语基础开始,获得词汇量和语法量,到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结合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达到英语高能状态;如需参加考试,通过短期集训将能力以考试逻辑展现出来,就会获得高分。
胡敏认为,所有的孩子想要学好英语时应该在英语学习前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英语。不是为了考高分、不是因为别人也在学、更不是因为学校要求学,而应是发自内心的驱动力。家长要在陪伴孩子学英语的过程中为其播下激发潜能的种子,“一切皆是乐趣使然。”
主题:教你用最棒的方法学英语,让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主讲人:胡敏 英语教育专家与教学管理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被誉为“中国雅思之父”。
Q::《留学》杂志
A:: 胡敏
Q:孩子几岁开始学英语?
A:从出生到10岁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语言学习更容易。但是我主张6岁之前,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母语学习上,母语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6岁之后再开始外语学习。但从总的年龄阶段来看6—18岁是外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好好把握。
Q:花费多少年学习英语才能像nA:tive speA:ker(说母语的人)一样使用英语?
A:学好语言不能用年来计量,而应该用小时。国际上有的10000小时天才理论(在一个领域花费10000小时,什么人都能成为天才),同样可以运用到英语学习上面。6—18岁(小学到高中毕业)英语学习的黄金期中,我们国家中小学课内一共2000小时,离10000小时的目标还差8000小时。平均到每一天,需要额外学习练习两小时。语言是一种技能,技能学习必须熟能生巧,无捷径可走。英语不能,英语学习方面一定要脚踏实地,付出艰辛的努力。10000小时理论具体到英语学习上面,应该花费2000小时打牢基础,2000小时能力进阶,4000小时实力提升,2000小时运用自如。
Q:为什么一定要从小花那么多时间学英语?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A:学习英语应当把成为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拥有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国际化人才作为目的。我们回想一下从小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是否只是学习了语文课本和语文试卷?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们的功夫往往在课堂之外,通过与亲朋好友的沟通,报刊、名著经典的阅读来了解世界、获取新鲜的知识。英语学习也一样,不应该只学习课本和试卷,英语的学习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单纯地为了提高成绩刷分的学习态度是本末倒置的。应该花费80%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练习听说读写而提升英语能力,花费20%的精力学习考试技巧。
Q:父母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内驱力?
A:家长在孩子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我的经验,家长可以从四个方面帮助孩子。
,及时发现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二,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家长可以陪着孩子看英文节目,《马泽的故事》就很好,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里面的故事情节,不懂英语的家长也可以通过向孩子请教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给孩子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比如可以给孩子提供英文绘本、课外读物、英文影视资料等。
第四,强烈建议,有英语基础的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重走英语学习之路。跟孩子一起学习英文歌曲、研读英文读物等。
Q:语音语调总是不好,听了很多遍也模仿不像怎么办?
A:我认为语音语调的掌握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重要性甚至在词汇的前面。就我个人经验,语音语调的提高需要勤奋下功夫,我总结了五个步骤升级语音语调:听录音做标记、狂模仿心要细、勤朗读练记忆、找差距再努力、找差距到满意。(五个步骤的具体方法在《最棒的方法学英语》这本书中有详细的介绍)通过这五个“笨方法”的练习,语音语调一定能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自己说出来的就像放录音才算成功。还是那句话,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Q:单词是英语学习绕不开的弯,经常背了就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记忆单词呢?
A:词汇量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托福雅思考试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是6000—8000。俄罗斯、印度中学生的词汇量平均水平8000—9000,他们雅思考试的平均分是6.6分。很多人认同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很多学生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背单词上,认为学英语等于背单词,我说不对,背单词等于假装学英语。首先,并不是所有单词都值得背,只有用的上的才有背的意义,也就是背单词要遵循“交际价值”原则。其次,只记住一个单词的意思没有用,要学会运用,那就要结合例句一起背,知道在不同语境下如何运用才算有意义。另外,背单词不一定要局限在单词书中,生活里,影视资料,报刊,英文网站等都是很好的背单词的资源。最后,单词的记忆也遵循记忆曲线的规律,需要不断重复。(更详细的教学方法请见《读故事记单词》)
Q:在国内没有英语语言环境怎么办?
A:语言的学习是以大量的输入为前提的,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可以自己创造。首先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不要学习英语,而是用英语学习!”现如今网络信息发达,每天会有很多新的信息和知识涌入我们的脑海。不妨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创建英语学习环境。比如你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就去搜索什么话题的英语报道、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最后写一个对这个话题的总结和评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运用英语听说读写的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学习借鉴地道的表达和句式。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提升了英语能力。英语是一种工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强化这个概念。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认为把孩子送到了英语国家,孩子就会说英语。其实并不是这样,不少学生在国外学习同样习惯使用母语交流。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在英语国家,就要利用环境优势,争取多用英语表达,用英语与世界沟通对话。
孩子低龄留学,您最担心什么问题?在孩子出国前,作为父母该如何准备以使孩子能尽快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胡敏老师在接受《东方教育时报》专访时做了深入分析。
(《东方教育时报》12月5日第03版整版刊发对胡敏老师的专访)
英语教育专家与教学管理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留英学者,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团中央、教育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MBA 专项赛创业导师。团中央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15岁考上湘潭大学本科,19岁登上大学讲台,24岁获得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8岁被评为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40 岁创办新航道,如今新航道在全球已拥有40 余家学校和分支机构、超过400 家学习中心。被媒体称为“ 中国雅思之父”。曾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英国文化协会授予的全球“雅思考试20年20人”杰出贡献奖等多项殊荣。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低龄出国留学,去年中国大陆的留学人数突破50万,去美国的是30万,其中20万是低龄留学。一个触目心惊的数据是,被明确开除的留美中国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3%左右,其中低龄留学生是“重灾区”。
那么,这些低龄出国留学的孩子,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不是留学最重要的问题
父母对于孩子出国留学,往往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或是生活习惯问题。但是我经过多年的调查,发现这些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是社会交往。很多孩子出国之后,根本没法和外国人交往。他们无法融入国外社会,朋友圈很狭窄。
第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辨能力,包含大量的逻辑能力,这种思维训练在国内是比较有限的。很多中国孩子在国外课堂上成为了“沉默的羔羊”,提不出有思考深度的问题,也没有办法自己分析、推论。简单地说,就是不会自主学习、不会读书。
第三是团队协作。在国外,很多学生会被要求一起完成一门学科,一起拿到成绩。假如没有合作精神,无法对团队做出贡献,那就无法获得成果。
出国是去学知识、长见识、成长的,不是去学英语的
我一直强调,家长在孩子出国之前就该把一切准备好,不要让孩子到了国外再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准备什么呢?
01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自英然要先学好语。这些问题讲到底都是沟通的问题,也都是语言的问题。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可能谈到社会交往、批判性思维、乃至和别人合作呢?
现在不少家长,一旦想到孩子要出国留学,就直接送孩子上雅思、托福班,这样做太急功近利了。且不说没有打好英语基础,能否考好雅思、托福的问题,就算能考出来,那也只是学会了一些应试的技巧,并不代表他能在国外学习生活。
所以我常常说,态度上要端正。什么叫端正呢?就是八二原则:80%时间踏踏实实学英文,20%时间再去攻克雅思、托福。不要出了国,由于语言不过关,还要继续上半年语言班,这岂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父母的金钱?
02
第二,我劝告家长,不要抱着功利的思想送孩子出国,他只是换个地方接受教育而已。留学不一定能成为精英,如果孩子本身没有教育好,家长不要指望孩子出国后就会变了一个人似的。家长在责怪外界条件的时候,不妨先反省自身。
爸爸的作用不是怎么说,而是怎么做
我是一个管理者,也是个家长。我儿子18岁去美国,三年读了两个本科学位,金融和会计,又花了三年读了电子工程和金融工程硕士,他是MIT(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毕业后在四大之一的德勤会计事务所工作了两年,今年去了谷歌做管理工作。
我这么说不是炫耀,但作为家长,我没有办法不自豪。
说到家庭教育,我一直觉得,做爸爸的,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一个榜样。比如我是个非常勤奋的人,我的儿子也非常勤奋,这就是言传身教。
我很少跟儿子说你该怎么做的话。只在他出国前,在机场安检口,我跟他说了一句话:“每天早上醒来时都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来美国’。”
我一直觉得,比起父母要求孩子怎么样,找到孩子自己的内心驱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个人觉得,还是让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再出国比较好。以后的世界趋势肯定是中西融合的,在我们追求国际教育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国的学生应该把中国的东西融到他的血脉中,带着民族的根、民族的文化到世界舞台上交流、发展。
时代在发展,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面对日趋多样化的世界,中国青少年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重新审视英语学习——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它赋予青少年走向世界、探索未知的勇气,更为他们迎接未来做好准备。
进入21世纪,世界多个国家及主要国际组织均实施或提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社会的人才培养框架,全球胜任力成为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正式将全球胜任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未来,中国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体现更多大国责任和担当,必须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
新时代人才培养定位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是真正国际化通用语言,也是青少年连接世界的重要交际工具。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青少年,英语学习必须先行。
我曾跟北京一些中学校长交流、讨论中学课堂情况,也做过一些调查,发现英语教材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习惯性地将课文里的词汇给学生顺一下,把里面的语法讲解一遍,教学的重点落在了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的串讲上,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死抠语法,钻牛角尖;狂背单词,不会运用。英语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考试成绩仍是衡量英语学习优劣的重要标准。
英语不是课本,更不是试卷,英语是世界。当国外的青少年开始用英语讨论气候变暖、人口增长、国际冲突等全球化问题时,我们的英语教学还停留在考语法、背单词等机械训练上,一开口还是“哑巴英语”。长此以往,我们有何信心让中国的青少年走向国际舞台直面未来竞争?又如何实现与来自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平等沟通、共享合作?
正是基于对当下英语学习问题的深入剖析,优加青少英语提出了“学以致用,高能高分”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学、读、用、测”四大课程体系。以“培优”为目标,从能力培养为切入口,重塑英语学习,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该课程体系围绕全球胜任力所涵盖的知识与理解力,技能、态度三个维度展开,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英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协作、沟通与表达、建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逐渐开始关注世界的运行方式,成为眼界开阔和素质全面的国际化人才。
在英语教学中我一直强调“英语为用,汉语为本”的原则。英语为用,就是让中国青少年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汉语为本,则是学好我们的母语。如果只是英语非常熟练,那会变成一个没有中国文化内核的人。要成为真正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一定取决于语文,即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为此,该课程体系共设计了9大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教学场景和学习内容,让孩子有机会去运用英语,用英语去沟通,用英语去表达。其中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环节,叫“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我们鼓励孩子们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英语学习,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开放包容的态度,从而成为一名通晓国际话语、善于用国际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人才。
相关文章推荐: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青少年?《全球胜任力》给你答案!
4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航道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署名评论《擦亮英语能力测评的“中国方案”》。胡敏教授以专家身份深入解读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专业的点评获得了国家权威媒体认可。
(《人民日报》4月19日刊登胡敏教授评论:擦亮英语能力测评的“中国方案”)
作为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测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于6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新时代的英语教育有了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踏上了新征程。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外语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如果说参与全球竞争有一个通用货币,那就是外语能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都有统一的语言测评标准,在欧洲,尽管各国语言不尽相同,但测评标准却是统一的。日本、韩国等也曾出台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
与部分国家已有的英语等级标准相比,我国新出台的英语能力量表在吸收世界同类科研成果经验同时,级别设置进一步细化,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熟练3个阶段,共设9个等级。语言能力总表下,又细分了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8个方面,构建了多层级的指标体系,能力划分之细致、特征描述之全面,在我国英语教学史上均为首创,体现了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特别是提出“口译”和“笔译”,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创,更加注重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中国特色。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深受应试教育困扰,教师以考试为指挥棒,学生以分数为追求目标,英语课变成了讲词汇、背语法、练句型,学生们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即使取得了考试成绩的,一到实际运用还是“哑巴英语”。究其根源,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忽略了语言学习最本质的东西——学以致用。
量表的出台,改变了英语能力考核更多依靠成绩、分数来体现的现状,将英语能力用级别来呈现,并对不同级别的英语能力进行细致描述,对于英语学习者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性作用,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同时,采用“能做”描述,关注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导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学以致用。这意味着,英语学习者既可以参考量表的要求培养英语综合能力,成为全能型选手,也可以各取所长,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同需求进行模块化学习,而其最终目的都是改变过去为考试而学,真正回归到语言运用上。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外语教学和考试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考试之间缺乏统一标准,考试不成体系;教学与考试之间缺乏共同、连贯的能力标准,大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未能有机衔接,考试对外语教学的积极导向不足;我国外语考试的国际认可度不高等,量表也力求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功能多元的外语能力测评标准和考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科学选才,服务于外语教育教学发展,促进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加速与国内外考试对接互认的步伐,与国外考试实现对接互认。
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出台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一次顶层设计,体现了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中国人才走上国际舞台,不难想象,今后将会有更多国家在英语考试命题中参照量表,擦亮这份英语能力测评的“中国方案”。
当然,量表所倡导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避免未来的英语等级考试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有效引导英语学习从“考英语”到“强能力”转变,都需要相关工作者在实践中继续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
(原文转载自2018年4月19日《人民日报》第359期17-19文教周刊板块)
随着2018年PISA测试增加“全球胜任力” (Global Competence),用以考查各国15岁学生对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知识掌握与理解、与多元背景的人共处、互相学习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全球胜任力成为当代教育的焦点。
2019年3月,中国本全球胜任力专著——《全球胜任力:面向未来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即将全新面世。该书作者为教育与教学管理专家胡敏教授,他将自己对国际教育三十多年的关注和对全球胜任力的专题研究付诸笔下,助力中国教育者和家长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全球胜任力——面向未来的青少年核心素养》
作者 / 胡敏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为什么全球胜任力如此重要?全球胜任力有哪些特别值得读者关注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解答这些问题。
21世纪,科技进步开启了真正的全球化,身处地球不同角落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联系、沟通和连结。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具备全球胜任力是他们应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必需能力。
全球胜任力是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能力。2018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将全球胜任力纳入考核,并且与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共同发布了《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
该框架中,全球胜任力被定义为:“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个人拥有从多元观点批判性地分析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能充分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自我及他人的观点、判断与诠释; 能够开放、适宜、有效率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
这是全球胜任力次出现在大型国际测评项目中。其实早在此前,已有美国、瑞典、挪威、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在教育体系中纳入与全球胜任力相关的内容。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们也早已意识到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进行了积极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已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
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教育与教学管理专家胡敏教授将自己对国际教育三十多年的关注和对全球胜任力的专题研究付诸笔下,凝练成中国本全球胜任力专著《全球胜任力:面向未来的青少年核心素养》。
胡敏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
新航道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主任
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
书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全球胜任力的渊源娓娓道来,一步步厘清什么是全球胜任力,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包括学校教育者、家长、青少年自己各自如何作为,并提出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三个办法、三个故事、三点真经、就业三法宝、创业五法宝等等。
学校怎样做?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场,学校教育者如何回应时代的召唤,升级学校愿景、使命与文化,在课程中融入全球胜任力,打造全球化课堂,帮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是一项系统工程。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全球胜任力?剑桥大学提供了一种思路——“剑桥人生胜任力框架”(The Cambridge Framework for Life Competencies)。该框架总结了六大核心素养和三大支撑体系,并将这些内容细化为具体指标,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评估。
“剑桥人生胜任力框架”
(The Cambridge Framework for Life Competencies)
根据这一思路编写的教材《剑桥全球英语》(Cambridge Global English),知识层面涉及各国历史、地理、人文和风土人情,技能层面设计了大量需要学生思考、论证、调查研究的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独立人格的全球公民。目前,这套教材由优加青少英语引进,可以说,其最经典的全球胜任力模块教学将在中国青少年中实现真正的落地。
《剑桥全球英语》(Cambridge Global English)教材
家长怎么做?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且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如何做好孩子的任“全球胜任力导师”,正在成为新时代父母的课题。
其实,在全球化已经渗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家长有了全球意识,就能在家庭活动中融入全球化元素。共读一本书、共赏一部电影、共享一餐美食,聊聊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谈谈如何理解并欣赏不同的看法和世界观,就可以将世界带进家里,将客厅变成课堂,将饭桌变成课桌,为培养孩子的全球胜任力创设环境。
孩子如果在家庭中培养起全球胜任力基础,拥有全球视野、心态开放包容,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他走进学校就会更开放地学习,长大以后才会成为一个具有同理心、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全球公民。
青少年自己怎样做?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如何创新思考,有勇气探索未知、有能力走向世界,敢于主动行动,成为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全球公民,是每一个青少年需要直面的问题。
根据的全球胜任力模型,未来的你既要拥有全球视野,也要脚踏中国根基,既要掌握作为硬能力的人文科技素养与外语能力,也要身兼作为软实力的国际人才核心素养。带着这样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面向未来,才能不惶恐、不躲闪,兼善天下,以山海般的胸襟和抱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新航道全球胜任力模型2.0
这本书,是送给富有远见的学校教育者、善于学习的家长和敢于思考未来的青少年的礼物。为了更好地读懂、读透这本书,新航道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免费提供立体阅读体验。
立体阅读服务指南
新航道与全球胜任力
1. 新航道于2018年8月成立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专注研究全球胜任力,胡敏教授担任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主任。
2. 中心对全球胜任力理论、模型、教育模式等进行了研究与研讨,并逐步在青少英语课堂上落实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3. 2018年,胡敏教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四篇全球胜任力专题文章,包括总论、家庭篇、学校篇、人工智能篇,同时在《青年文摘》等其他媒体也发表相关主题文章。
4. 2018年7月,胡敏教授应共青团中央邀请,出席“第五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进行了“未来以来,你是否具备了全球胜任力”的专题分享。
5.2018年10月,胡敏教授应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参加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作主题报告“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6.2018年,胡敏教授走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以“全球胜任力”为主题,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讲座。
7. 自2016年以来,新航道举办了三届“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邀请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OECD等国内外学者进行研讨,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未来之需。2018年的论坛,邀请“PISA之父”、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先生视频连线参加论坛,从PISA测试的角度全面诠释全球胜任力是什么,为什么重要。